量子与神学

(一)丢魂

那么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讲述一下什么是丢魂,灵魂电子通过七窍意外开合,跑了出去,既然人家能进来,就肯定还是有出去的可能。那么导致开合的因素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吓着等手段。。那么魂丢了,就要找人治疗,比如民间说的“叫魂”,那么从事这些行当的人,也就没有玄幻神奇的色彩了。

从量子力学理论讲,量子是非逻辑的,即与经典物理学逻辑不同,是人的意识决定了时间万物相的存在。那么抛开经典物理学逻辑,从量子的角度来看,“叫魂”,无非就是一种特定的人,有一种不同于现代科学的手段,可以联系或者找寻人的“灵魂电子”,他们不一定知道这个规律,但是他们的手段必然暗含这个量子世界的规律,然后发现了丢失的灵魂电子,并带回来。

那么简单的从一个方面去理解,比如电子也具有记忆能力,那么当你以一种能和电子交流的方式(比如电流、电磁、量子原理等),呼唤他,它就会知道在叫它自己,那么他就会回来。这只是举例,电子不一定具有记忆功能,那么以上所说也就是试着去解释一下,是一种控制或者召唤的方式。

(二)轮回

那么,太素的时候,三才初始,三才暂且理解为生灵,或者组成生灵的重要部分。生灵是什么,就是能主观动的物体,也就是动物,植物不算,那么动物都有灵气,也是有灵魂的,动物与人死后灵魂都是要跑出七窍的,游荡于宇宙之间,当然人依靠细胞具有储存记忆功能,那么电子也就是所谓的灵魂不能,但是他不可能来与走没有影响,万事都有因果,那么我设想电子随着意识的积累会形成围绕自身的一种场,这种场可以储存灵魂电子之前通过生灵所积赞的意识。

那么再次进入生灵(动物 / 人)身体时,会携带一些之前的意识,也就是电子自身的场。当然这个厂主要是位于心脏的爽灵或者爽灵类;灵魂电子才具有的,而胎光与幽精不具有,但是后两者,可以阻碍爽灵电子场的显现,所以大多数人还是感知不到的,感知到的,就是胎光、幽精与爽灵的关系发生了特殊变化。
在这,胎光、爽灵、幽精三类电子离开生灵的时候有的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再次进入生灵体内,那么,电子自身携带的场,就会一直不断的,被其他电子或者电子群干扰,而场变得越来越弱甚至消失,所以再次进入生灵的时候也不现实。

这或许就是轮回。

(三)修行(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那人们为什么要修行,灵魂电子为什么要修行,自盘古开天地,自太极初开,那么所有的电子都会拥有一个基本的场,但是场与场不同。

用一种不算解释的解释来说,因为电子只有场,没有思想;电子的终极目标是逃离地心引力或者宇宙洪荒,一直去无限的运动,或者说,去更加接近光(太阳光),因为光对于电子具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世界由电子(光子)和光组成。

而这种方式只能通过电子进入人体或者其他动物,修行而形成不同的场,不同的场会让电子变轻,然后清气上升,避免自己形成浊气下降。

他们不想在人体内,动物体内,在人们的视线中,随着人的意识改变而发生改变,或者量子中的瞬间坍缩、也就是崩溃现象,那么这个电子包括他的副本电子就会消失。

(四)动物修仙(成仙)

那么第三点解释通了,动物修仙就不难了,动物有很多种,但不是每种都能通过人一样去让灵魂电子产生感知,人具有说话、文字、七魄等感知性。那么封建迷信当中的什么跳大神、茅山术、出马,都会涉及到什么“胡、黄、白、柳、灰”五大仙家,或许是因为这五种动物体内的经络循环类似于人类,让灵魂电子能够去感知,形成意识。

进而还要学习人类的知识、话语,再去修行,也有的是,之前脱离人体的胎光、爽灵、幽精电子场太强,导致引发的。那么他们就可以控制电子,或者自己灵魂的电子副本,与人的七窍进行交流互换,控制人类的躯体,就像说胡话一样。

(五)哲学

哲学大体本人们认为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其实就是通过现代科学即经典物理学,然后人们开始发问追溯本源的真理,想摆脱现有的框架产生的,其实就是逻辑思维变化了,变得接近东方易学、接近量子理论的一种思想。

那么东西方哲学家为什么不同,首先取决于这两种不同逻辑的认识,然后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西方的经典物理学理论教育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们“万人一理,古今皆同”的局面,这也是现在科学在西方发展一直强势的原因。

而东方哲学,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发散性思维,想王阳明,格竹不是竹,参悟人生哲理,中国传统教育,你要是不能从竹子看到别的,那就是你没本事。

当然中西方两种思想都是存在的,只是本重视程度不同,与主流思维逻辑不符,就显得小众了。

(六)人与人

通过以上左右的论述,那么大家就会想,为什么人与人要发生矛盾冲突、甚至是喜欢之类的情感呢?

我们前面讲了是魄在作怪,灵魂由于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相应的意识,比如说:一个人一直挡在你前面走路,通过六根的视觉感应,产生身体一系列反应,再通过经络之间的反应,传到心脏,灵魂电子通过固有的场、意识,体现出七魄中的怒,然后反馈给身体,与别人发生口角,就是这个原理。

在比如说你是一个男子,喜欢一个姑娘,或者互相喜欢,并不是说你们身体中有两个电子互为副本,一直影响着,如果这样的话不就成了古龙武侠小说《萧十一郎》中写的一种毒药蚀心草了么。那么应该是什么样的过程呢,,就是你通过六根,感知了对方的一些动作、身材等,触发灵魂电子,通过魄即电子的场表现为喜悦、喜欢。。那么人体的一切行为与反应当然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电子的运动,那么女生发出的也是电子,被你捕获,崩溃、坍缩了,你产生了一个反应。

参照《量子佛学》中的一段话:
“例如,当你仰望夜空,你看到的最远的星体是类星体,距离我们有 137 亿光年之遥。就是说这颗类星体发射出来的光是在 137 亿年之前发出的。你看到了这颗星体,说明你的眼睛接收到了这颗星体发射过来的光子。那么对这颗光子的波函数崩溃的描述是这样的:这颗光子一开始从类星体出发时,不是一个粒子,而是以球状波的方式、以类星体为中心,向所有方向同时扩散开去的。例如,它也向相对于你相反的方向扩展开去。
然后,在 137 亿年之后,这个光子以“球状波”的方式扩展为 137 亿光年距离×2=274 亿光年的直径跨度。那么在这么宽广的空间内,每一处如原子大小的空间内都有这个光子出现的概率。就是说,宇宙中的每一处,这个光子的存在都是非零的。这时,突然你仰望了一下夜空,这个光子就被你眼视网膜中视蛋白分子捕获到了。这样,就在一瞬间,整个宇宙空间中,这个光子的波函数——即光子存在的概率性——瞬间就崩溃为了“零”,而在你眼睛视网膜分子中坍缩成一个点粒子,进而触发了一次动作电位。当这段动作电位经过一系列的传导——传递,激活位于你的大脑后部的视觉皮层时,就让你在意识中突然看到了“它”。
现在,我们要问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一个电子波或者说一个光子波为什么会由一种无处不在的方式崩溃为粒子呢?
例如,在双缝实验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你不去看的时候,一个电子会同时穿过两条缝,而且自己还干涉了自己。当你去看了,电子突然就由无限扩散着的球状波状态确定为一个拥有明确位置的粒子状态。而在你看它之前,电子以波的运行态势是无处不在的,电子可能处在宇宙中的任何地方。当你去看了,电子就必须现身为存在!这就好像是,在电子游戏中,当你进入某一区域时,游戏中的场景(山河大地)就必须显示出来一样。
因此,波函数崩溃带给我们的结果是:在你的意识之外,一切的存在都处于“不确定性”的非有非无的状态中。只有当你去看了这个世界,世界才在“当下”被你“看”出来!”

那么怎么让一个女孩喜欢你,你就要不断发出让他喜欢你的想法、呼唤等,不断发出电子,那么电子是无处不在的,任何空间存在的概率都是非“0”。
当然被别人接受到了,这一个互为副本的电子就坍缩了,但是只要足够多,就有机会被对方女孩所接受到,形成有意识或者潜意识的认知。

所以人们常说的潜意识,或许也就是你接受到了这样的信号。